《The Interview》美国对朝鲜的一次文化攻击

《The Interview》美国对朝鲜的一次文化攻击

刺杀1最近,大家应该都听说或者看过在网上炒得很火的电影《The Interview》,其中文名:刺杀金正恩,为什么会将其翻译成这样的?博主也是很纳闷。暂且不说他的名称的翻译,我们就来看看这片电影传达了一个什么意思?

为什么这么火

《刺杀金正恩》为什么会这么火?

这其实是要源于索尼电影公司的网络被黑客组织“和平护卫者”攻击。据索尼公司称,在遭受网络攻击事件中,该公司员工的工资详情、健康记录、社保号码以及其它个人数据被泄露至网上。黑客组织甚至扬言,哪个电影院放映这部电影,电影院将会出现911级别的袭击事件,为了保证公民的人身安全,索尼公司最后只能放弃在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电影。取消了该片原定圣诞节期间在北美地区的公映计划。索尼公司随后觉得这是朝鲜政府在背后支持这一事件,但朝鲜却予以否认。索尼电影在奥巴马等人的声援下在12月23日宣布,自圣诞节起在全美范围内“有限”放映这部电影。

事情叙述完了,那么问题来了,有限放映!在哪里放映呢?答案是在网上,在Youtube,Googleplay,Xbox,BitTorrent等网站通过购买播放。经过这么一个小的波折,“刺杀金正恩”更是吸引了全球人的眼球。

TorrentFreak的数据显示,在《刺杀金正恩》上线后10小时内,它的BT下载次数大约达到了20万,到20小时候已经飙升到了75万。29日,根据索尼公司美国时间12月28日下午放出的数据,《刺杀金正恩》的“网络票房”总额已经达到了1500万美元。这部电影已经在网上被观看和购买超过200万次,创下了索尼影片网上销售的史上最高纪录。

其实,博主也是在BT网站上面看的,第一时间就下载下来看了,只能吐槽博主E文太差,四级没过,中文字幕翻译的狗屁不通。

文化差异

电影的内容是什么呢?

两个美国人要采访金正恩的消息被美国中情局所知晓,遂希望他们能刺杀金正恩。在朝鲜,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,甚至刺杀行动的意见也发生了分歧,刚开始他们觉得朝鲜不像美国宣传的那样惨无人道,也是丰衣足食;故事的发展总是让人意想不到,一个偶尔的机会猪脚发现了这一切都是假象,决定让朝鲜人民知道金正恩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。刺杀计划得到了一个朝鲜女兵的帮助,正式拉开帷幕,影片最后猪脚开着坦克击中了金正恩的飞机,故事结束。

黑客或者说朝鲜为什么要攻击索尼网络呢?

这部影片在西方人看来不过是一部搞笑片,估计大家也都听说过,在西方文化中,经常能看到条款国家领导人的事。但是对一个东方国家,一个对领导人有个人崇拜的国家,这个玩笑未免开得太大。就像是朝鲜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金城对此表示:“影片对朝鲜主权和最高领导人的尊严进行了无可饶恕的嘲弄”。这是一次赤果果的YY,美国以来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自居,但是作为东方的一个小国——朝鲜,从来就不惧他,而且朝鲜多年来自给自足,而且还有中国为其撑腰,所以美国多次制裁无果,这也是一次文化的攻击。就像电影中所演的那样:

屏幕快照 2015-01-05 下午10.29.06           屏幕快照 2015-01-05 下午10.29.21

美国想通过这个打击朝鲜的领导人家族的个人崇拜主义,估计也是想了很久的办法。

刺杀奥巴马

中国网友有一句话叫做“看热闹不嫌事大”。像前几天在微博上的年终最佳撕逼大战——奇虎360老总周鸿祎约战百度老总李彦宏,360与百度各送iphone6,手表,电影票,播的网友纷纷转发,都带一句:看热闹不嫌事大。

这不,刺杀奥巴马也要上映了,微博大V@今何在1月4日在微博发文说要众酬2亿美金开拍刺杀奥巴马,暂不说能不能通过广电总局的审片,但是这种想象力,让博主脑洞大开,博主甚是佩服呀!真不愧为大V。刺杀微博

这里为大家献上今何在大V的刺杀奥巴马原文,愿意众筹的请联系他,博主也在等着看这部电影。

PS:博主知识浅薄,有什么错误尽管提出,观点不一致也可以交流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